食品与发酵科技

主管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国际刊号:1674-506X
国内刊号:51-1713/TS
审稿时间:1个月内
创刊:1973年
类别:工程科技I
周期:双月刊
发行:四川
语言:中文
曾用名:制糖发酵;四川食品与发酵
出版社:科研院所类
邮编:611130
主编:陈功
邮发:62-247
期刊收录:
  • 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 综述、酿酒专页、应用研究、新产品技术与开发、行业动态、海外传真、食品安全与卫生
免费服务项目:1.免费解析期刊最新信息    2.免费评估稿件    3.免费推荐期刊
选择服务: 联系方式:
食品与发酵科技简介

《食品与发酵科技》(原名:制糖发酵;四川食品与发酵)创于1973年,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关于食品和发酵的技术性刊物。期刊演变过程为:《制糖发酵科技情报》(1973)、《制糖发酵科技》(1978)、《四川制糖发酵》(1983)、《四川食品与发酵》(1993)、《食品与发酵科技》(2008)。

《食品与发酵科技》主要刊载食品、酿酒、发酵、饮料、微生物、调味品、农产品保鲜与深加工等领域的科研论文、技术报告、科技成果、新产品、新技术及相关行业政策、产业导向和市场信息等。在全国同待业中享有权威,拥有一批稳定的读者群。

《食品与发酵科技》不仅能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同时也是该行业一本具有收藏、保存及科研指导的期刊。

《食品与发酵科技》办刊宗旨: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为行业为人民服务的方针,遵守《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中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时、准确地报道有关食品与发酵行业的新技术成果和行业最新科技动态与信息,服务于企业、事业、大专院校的广大科技人员,并为其搭建科技信息交流平台,推动行业的科技发展与进步,繁荣行业技术市场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说明:该杂志未出现在最新新闻出版总署目录内,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

食品与发酵科技收录

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

食品与发酵科技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食品与发酵科技栏目

综述、酿酒专页、应用研究、新产品技术与开发、行业动态、海外传真、食品安全与卫生

本站申明

声明:
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当做参考资料.如果您要投稿、要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
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③如果需要期刊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服务详情

食品与发酵科技投稿
食品与发酵科技审稿
1个月内
食品与发酵科技社介绍

1、投稿时请将稿件电子版(以WORD形式)发送至本刊投稿邮箱,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单位、电话、电子邮箱、样刊投递地址和邮政编码,如需署笔名请注明;并提供作者简介、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内容,具体规范要求如下。

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

3、中文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关键词:每篇文章可选3~8个。

4、参考文献: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社:初版地,初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初版日期(版次).

(4)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5、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经发表,即付稿酬。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本刊已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6、对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者,本刊均以电子邮件方式将处理结果告诉作者,请及时查收电子邮箱;对以信函方式投稿者,仍以信函方式通知作者。对未采用稿件不退原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对采用的稿件,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作必要的修改、删节或摘编,如不同意请说明。

7、凡向本刊投稿者,均作自愿接受上述约定。

最新核心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