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0-3274
国内刊号:11-1893/P
审稿时间:1-3个月
创刊:1981年
类别:基础科学
周期:季刊
发行:北京
语言:中文
曾用名:
出版社:科研院所类
邮编:100036
主编:张国民
邮发:2-820
期刊收录: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
期刊荣誉:
  • 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主要栏目:
  • 地震学术论文、实验研究、学术讨论、研究简报、地震目录速报
免费服务项目:1.免费解析期刊最新信息    2.免费评估稿件    3.免费推荐期刊
选择服务: 联系方式:
地震简介

《地震》(季刊)1981年创刊,期刊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地震》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

说明:该杂志未出现在最新新闻出版总署目录内,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

地震收录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

地震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地震栏目

地震学术论文、实验研究、学术讨论、研究简报、地震目录速报

本站申明

声明:
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当做参考资料.如果您要投稿、要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
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③如果需要期刊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服务详情

地震投稿
地震审稿
1-3个月
地震社介绍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8000字,插图不超过6幅。“研究简报”类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来稿一式二份,请作者自留原稿(除作者特别说明外,本刊一般不退稿)。

2来稿应包括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获得学位、院士、博导及时间,现从事主要研究)以及何种基金资助等项内容。文后再单独附中、英文的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以供送审、校核用。

3文中物理、化学等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非允许使用单位,必须换算成法定单位后方可投稿。

4文中外文字母、符号应标注大小写、正斜体。对文中表示矢量、张量和矩阵的字母,请用铅笔在该字母下画一波纹线,以示区别。

5文中插图请提供清绘图或激光打印图。图中的符号及量、单位应与文稿一致。图、照片等单独附在文后,不要贴(或绘)在稿纸上,文稿相应处画出方框(约占3行),并在方框下方写出该图序、图题和图注。

6文中表格请采用“三线表”,即每个表主要由3条线组成(必要时可加少量辅助线),去掉竖线。

7作者稿件中如果需要彩色图件印刷,请在投稿时说明,编辑部将酌情处理,并适当收取彩色印刷费。

8文中参考文献应是已经公开发表的,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但可作为脚注。文中所引文献应与文后所列参考文献栏一一对应。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每篇文献应给出全部作者(超过3位,写“等”、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等内容。

9来稿经编委(专家)审阅通过后,编辑部将及时通知作者对原稿进行修改、补充。作者收到修改通知后,应在1个月内将修改稿(连同原稿、修改意见、并拷3寸盘1个)寄回本刊编辑部。作者在3个月内未收到该稿录用通知(或修改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10依照《著作权法》规定,本刊可对稿件作适当的文字修改及删节(作者若不同意,请事先声明)。

11凡本刊录用的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有关信息服务系统,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若不同意者,请来稿时声明。

12来稿务请写明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以便刊用及联系。

最新核心期刊目录